1. 企业基本概况
东营市瀚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,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村,注册资本800万元,是一家由张梅华独资运营的化工企业1。公司专注于化工技术研发与化工助剂销售,核心业务涵盖聚丙烯酰胺、建筑材料、耐火材料等产品(不含危险化学品),服务于水处理、油田、选矿等领域110。尽管公开资料未明确其聚丙烯酰胺产能,但东营作为丙烯产业链核心区,为该公司提供了原料与技术协同优势。
聚丙烯酰胺(PAM)是瀚普化工的核心产品之一,在污水处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:
分类与功能:
阴离子型:适用于油田驱油、工业污水絮凝,分子量高达1800-2500万,水解度20%-35%10;
阳离子型:用于污泥脱水,离子度5%-65%,分子量600-1400万10;
非离子型:适合印染废水处理,通过物化法高效去除污染物,成本低且操作简便8。
技术价值:在印染废水处理中,物化法结合PAM可显著提升色度去除率,缩短处理周期,降低综合成本8。
瀚普化工的竞争力深度依托东营市高端石化产业集群:
原料隔墙供应: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构建了丙烯→聚丙烯酰胺→高吸水性树脂(SAP)的完整产业链。区内企业80%的原料可通过管道直供,降低物流成本与安全风险。例如,蓝湾新材料公司年消耗丙烯50万吨,节省运费超3000万元25。
技术协同平台: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链接10余家科研院所,推动稀土顺丁橡胶、聚丙烯酰胺等13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,产能居全球首位5。
集群效应:开发区内丙烯产业链年产值超600亿元,集聚3家国家级“小巨人”企业、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,为瀚普化工提供技术扩散与市场协同机会5。
差异化竞争:
东营聚丙烯酰胺市场已形成多层级格局:
大型企业:如山东水衡化工(广饶县),主攻高纯度PAM出口,分子量达2500万10;
瀚普化工:依托本地产业链,聚焦定制化助剂与技术服务,避开同质化竞争1。
行业挑战:
环保合规压力:需持续优化“三废近零排放”技术,适应园区“千企技改”要求5;
创新瓶颈: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有限,依赖共同体平台转化科研成果5。
东营市规划打造国家级绿色石化基地,为瀚普化工指明方向:
产业链延伸:向丙烯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拓展,如高吸水性树脂(SAP)、聚丙烯酰胺衍生功能材料,契合开发区“基础化工→新材料”转型战略25;
技术升级:利用政府支持的化工中试基地,开发高性能、低能耗生产工艺,响应“新质生产力”政策5;
市场扩张:借力东营港亿吨级物流枢纽,开拓东南亚、欧洲等出口市场